云健康网>知识>饮食常识>烹饪中怎样配菜

烹饪中怎样配菜

时间:2016-07-28| 来源:| 阅读( 2245 )


配菜根据菜肴品种和各自的质量要求,把经过刀工处理后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料和辅料适当搭配,使之成为一个(或一桌)完整的菜肴原料。配菜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菜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也决定到成桌菜肴能否协调。 



1.量的搭配 

突出主料 配制多种主辅原料的菜肴时,应使主料在数量上占主体地位。例如“炒肉丝蒜苗”、“炒肉丝韭菜”等应时当令的菜肴,主要是吃蒜苗和韭菜的鲜味,因此配制时就应使蒜苗和韭菜占主导地位,如果时令已过,此菜就应以肉丝为主。 
平分秋色 配制无主、辅原料之分的菜肴时,各种原料在数量上应基本相当,互相衬托。例如“熘三样”、“爆双脆”、“烩什锦”等,即属这类。 


2.质的搭配 

同质相配 即菜肴的主辅料应软软相配(如“鲜蘑豆腐”),脆脆相配(如“油爆双脆”),韧韧相配(如“海带牛肉丝”),嫩嫩相配(如“芙蓉鸡片”)等等,这样搭配,能使菜肴生熟一致,吃口一致;也就是说,符合烹调要求,各具自己的特色。 
荤素搭配 动物性原料配以植物性原料,如“芹菜肉丝”、“豆腐烧鱼”、“滑馏里脊”配以适当的瓜片和玉兰片等。这种荤素搭配是中国菜的传统作法,无论从营养学还是食品学看,都有其科学道理。 

贵多贱少 系指高档菜而言。用贵物宜多,用贱物宜少,例如:“白扒猴头蘑”、“三丝鱼翅”等,可保持菜肴的高档性。 


3.味的搭配 

浓淡相配 以配料味之清淡衬托主料味之浓厚,例如:三圆扒(三圆即胡萝卜、青笋、土豆)等。 

淡淡相配 此类菜以清淡取胜,例如:“烧双冬(冬菇、冬笋)”、“鲜蘑烧豆腐”等。 

异香相配 主料、辅料各具不同特殊香味,使鱼、肉的醇香与某些菜蔬的异样清香融和,便觉别有风味,例如:“芹黄炒鱼丝”、“芜爆里脊”、“青蒜炒肉片”等。 

一味独用 有些烹饪原料不宜多用杂料,味太浓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如:鳗、鳖、蟹,鲥鱼等。此外,如:北京烤鸭、广州烤乳猪等,都是一味独用的菜例。 


4.色的搭配 

菜肴主辅料的色彩搭配要求协调、美观、大方,有层次感。色彩搭配的一般原则是配料衬托主料。具体配色的方法有:

顺色菜 组成菜肴的主料与辅料色泽基本一致。此类多为白色,所用调料,也是盐、味精和浅色的料白酱油等。这类保持原料本色的菜肴,色泽嫩白,给人以清爽之感,食之亦利口。鱼翅、鱼骨鱼肚等都适宜配顺色菜。

异色菜 这种将不同颜色的主料辅料搭配一起的菜肴极为普遍。为了突出主料,使菜品色泽层次分明,应使主料与配料的颜色差异明显些,例如:以绿的青笋、黑的木耳配红的肉片炒;用碧色豌豆与玉色虾仁同烹等,色泽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5.形的搭配 

这里所说的“形”,是指经刀工处理后的菜肴主、辅原料之形状,其搭配方法有两种。 

同形配 主辅料的形态、大小等规格保持一致,如:“炒三丁”、“土豆烧牛肉”、“黄瓜炒肉片”等,分别是丁配丁、块配块、片配片。这样可使菜看产生一种整齐的美感。 

异形配 主、辅原料的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如“荔枝鱿鱼卷”主料鱿鱼呈简状蓑衣形,配料荔枝则为圆或半圆形。这类菜在形态上别具一种参差错落美。


此文声明

本站凡注明来源的作品、文章、图片等,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目的在于知识的传递。

如侵犯到您的版权或权益,请联系我方进行删除,由本文引起的法律纠纷及其它责任与云健康网无关。

其中涉及的蒜苗|韭菜|海带|豆腐|芹菜|玉兰片|土豆|青蒜|鲥鱼|豌豆|虾仁|黄瓜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目的在于知识的传递

相关标签:

猜您喜欢

  • 在减肥的过程中,维持充足均衡的营养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健康,也有利于将来减肥效果的维持。看一看每天你都需要补充哪些东西吧,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快速的减肥...
  • 肉类食物包括牲畜和家禽的肉、内脏(心、肺、肝、脾、肾、胃、肠)、脑、舌等脏器及其制品。它能供给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素。一般多数食用猪肉,其次是羊...
  • 亚麻籽 在人类历史中已存在五千多年,它属于种籽类,生长于世界各地,但以严寒地带出产的方为上品,其中以加拿大西北部的亚麻籽营养质素为世界之冠。这种小的红棕色果实,...
  • 白果:又称银杏、公孙树子。个如杏核大小色洁白如玉,其味甘、苦、涩,过食易引起腹泄。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植物学家常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
  •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解的就是之前的几篇文章经常提到过的一个词汇,那就是节食。什么是节食?节食的危害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呢?马上我就会一一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首先,...
云健康 • 健康饮食减肥 • 三高调理 • 排毒养颜      咨询热线:010-5695-5919      营养师专线:13366885944    邮箱:hpcn21@sina.com

Copyright © 2013 - 2023 北京华夏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8620号-1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目的在于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健康饮食知识,如有侵权信息请联系我们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