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健康网>知识>饮食常识>海鲜去腥烹饪的小技巧

海鲜去腥烹饪的小技巧

时间:2016-01-14| 来源:| 阅读( 1851 )
    海鲜的腥味要如何去除呢?要知道如果海鲜的腥味不能全部去除就会影响到口感和味道。以此同时,海鲜的烹饪方法也有很多,不如就来看看哪种烹饪海鲜的方法是你最喜欢的,一起来学两招吧。



    海鲜的烹饪方法

    烧烤:适合体型较薄的全鱼、鱼排、鱿鱼等,需要注意肉的厚度以及与热源之间的距离,只有在平衡时才能使肉中心熟透而外层又不会过老。如果用锅铲不方便翻面的话,也可以放入网架中。

    包裹:无论酥皮、蛋液、纸、锡纸、叶子甚至泥巴都可以用作烹饪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可以丰富海鲜的味道、减少油脂的过量摄入,而且还能够将香气充分的包裹住,直到上桌的那一刻才迸发出来。

    煮炖:这种方法适合肉质较厚的海鲜品种,除了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控制温度之外,还能用多种方式来调味并煮成汤汁。

    蒸制:蒸是一种很快速的烹调法,特别适合薄鱼排,因为很快就可以熟透,将香料放在鱼肚中或者铺垫在肉下面,能使海鲜呈现多层次的香味。

    现煮:有些厨师会把烹调过程当成餐桌表演的一部分,比如将滚烫的清鱼汤淋在一碗生扇贝或者切成小块的鱼肉上,是用餐者能够亲眼目睹肉质变化的过程。不过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一定要确认食材的来源是安全的。

    那么,海鲜要怎样去腥呢?

    教你海鲜去腥的方法

    不要早放姜:很多人在烹调海鲜的时候,总喜欢过早的放姜,以为这样做可以尽可能的去除海鲜的腥味。然后专家提醒,在做鱼以及做海鲜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过早放姜,这样做不仅不能起到去腥的目的,反而还会影响到海鲜原有的鲜香。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放姜往腥成果最好呢,大量的实验表明,当鱼体浸出液的ph值为5~6时放姜往腥成果最好。如果在做鱼或者是做海鲜的时候过早放姜,鱼体浸出液中的蛋白质会阻碍生姜的往腥作用。因此最好是先加热稍煮一会儿,等到鱼的蛋白质凝固之后再放。

    面粉:大部分有烹调海鲜的人都有发现,海鲜做出来之后不仅有其原有的腥味,甚至还添加了油腥味,让原本应该美味的海鲜变得难以入口。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你在烹调的时候没有掌握一定的窍门,专家提醒,在做鱼的时候应该先把炸过鱼的油放在锅内烧热,投进少许葱段、姜和花椒炸焦,接着将锅端离火。这个时候是最关键的一步,应该抓一把面撒进热油中,面粉受热后糊化沉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面粉吸附一些溶在油内的三甲胺,从而有效的去除油腥味。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哪些食物不能和海鲜一起吃。

    海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海鲜啤酒同吃惹痛风。在吃海鲜时最好别饮用啤酒。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如果大量食用海鲜的同时,再饮用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所以,在大量食用海鲜的时候,千万别喝啤酒,否则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海鲜水果同吃会腹痛。鱼、虾、蟹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吃海鲜后喝茶长结石。吃完海鲜不宜喝茶的道理与不宜吃水果的原因类似。因为茶叶中也含有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因此,在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冰鲜虾不可白灼同吃。任何海鲜都只有在高度新鲜的状态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类的菜肴。水产海鲜与肉类不同,它们体内带有很多耐低温的细菌,而且蛋白质分解特别快。如果放在冰箱里多时,虾体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质也已经部分变性,产生了胺类物质,无论怎么样都达不到活虾的口感、风味和安全性,当然也就不适合白灼的吃法了。不过,冰鲜的虾可以高温烹炒或煎炸,同时也能呈现出美味。

    吃海鲜不仅要美味,还要健康哦。

    

此文声明

本站凡注明来源的作品、文章、图片等,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目的在于知识的传递。

如侵犯到您的版权或权益,请联系我方进行删除,由本文引起的法律纠纷及其它责任与云健康网无关。

其中涉及的海虾|蟹|鱿鱼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目的在于知识的传递

相关标签:

猜您喜欢

云健康 • 健康饮食减肥 • 三高调理 • 排毒养颜      咨询热线:010-5695-5919      营养师专线:13366885944    邮箱:hpcn21@sina.com

Copyright © 2013 - 2023 北京华夏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8620号-1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目的在于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健康饮食知识,如有侵权信息请联系我们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