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人群
实证、热证忌服。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
脾胃热实,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闷,噎膈便秘,有虫有积,皆不可用。
人参的功效标签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是 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中医认为,人参性温热,具有固元补气、定神止惊、祛风除湿邪的作用。
人参的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另外还含有机酸及酯类、多肽及精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所含维生素类则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以及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等营养物质。
根中含人参皂甙0.4%,少量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为人参烯(panacen,C15H24)0.072%。据报导从根中分离出皂甙类:人参皂甙A、B、C、D、E和F(panaxosideA、B、C、D、E、F)等。人参皂甙A(C42H72O14),为人参皂甙Rg1(ginsenosideRg1)。人参皂甙B和C水解后产生人参三醇(panaxatriol)皂甙元,人参皂甙D、E和F水解后得20-表人参二醇(20-epiprotopanaxo-diol)皂甙元。又自乙醚提取物的低沸点部分分离出β-榄香烯(β-elemene,C15H24)。高沸点部分分离出人参炔醇(panaxynol,C17H26O)。此外尚含有单糖类:葡萄糖、果糖、蔗醣,三种三糖:葡萄糖-果糖-果糖、三聚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人参酸(为软脂酸、硬脂酸及亚油酸的混和物),多钟维生素(B1、B2、菸酸、菸酰胺、泛酸),多种氨基酸、胆碱、酶(麦芽糖酶、转化酶、酯酶),精胺(spermine)及胆胺(cholamine)。人参的地上部分含黄酮类化合物,人称人参黄甙(panasenoside)、三叶甙(trifolin)、山柰醇、人参皂甙、β-谷甾醇及糖类。
中医认为,人参性温热,具有固元补气、定神止惊、祛风除湿邪的作用。
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人参中嘌呤含量极微,对痛风患者不属禁忌范畴。但切勿过量,以免引起如失眠、兴奋、神经衰弱及血压上升等副作用。